布拉格旅游网

被誉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其实不是山 - 普陀山旅游攻略

玩法:自由行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普陀山
海地佛教王国
南天门
普济寺
法雨寺风景区
梵音洞
佛顶山
宝陀寺
海印池
多宝塔
百步沙
仙女井
朝阳洞
大圆通堂
法雨寺
九龙厅
杨志安
千步沙
大乘寺
祥云路
云浮世
慧济寺
潮音洞
飞沙澳
千年樟树
心石
美福安
熊猫石
二桂听法石
梅晚春晓
南海观音立像
紫竹林
拒绝去观音园
西尼庵
观音跳
慈云寺

发表于 2021-06-17 17:11

本文中的照片均由《黑白之触》作者拍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任何盗窃行为!

推荐阅读: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 |九华山

浙江名胜:杭州(上)|杭州(下)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之前的文章已经分享过。今天给大家带来最后一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有显着的区别:三座山都是一座山,而普陀山是海中的一个小岛;三山最高海拔超过3000米,最低海拔近1500米,而普陀山平均海拔在100米至200米之间,最高点不足300米;三座山是以佛教景观为主、生活设施为辅的风景区。在普陀,除了佛教场景,还有学校、医院、住宅区、公交车、剧院……。 ……这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小镇。

(龙沙新村小区)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屿。它的形状像一条横卧东海的黑龙(横视如牛)。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朱家尖隔海相望。被誉为“海天佛国”。

要到达海地佛国,坐船是必不可少的。从宁波出发,先乘坐公交车向东经舟山跨海大桥到达朱家尖。一路上,你不断地在山与海之间切换。舟山有岛屿1300多个,其中较大岛屿近百个有人居住。这些岛屿通过大大小小的桥梁或船只连接起来。

(一会儿绕一圈青山)


(一会儿又跨海)


两小时后抵达朱家尖港,搭乘客轮前往普陀山。普陀岛就在你的面前。乘船大约十分钟即可到达岛上,为期一天半的普陀山旅程开始了。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舟山群岛东海。岛屿不大,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有海滩、奇石等海洋风光,也有溶洞、禅寺等佛教景观。潮音与海市蜃楼融为一体,山海天融为一体。果然不负“海天佛国”、“普陀圣地”的美誉。


上岛后,先去酒店放行李。店主是佛教徒,相貌和蔼可亲。房间的装饰也充满了佛教的古朴和寓意。


酒店对面有一家素食自助餐厅,名为“朝圣者食堂”。它价格实惠又美味。里面充满了汤和米饭。去看看风景吧。


普陀山自南向北分为紫竹林景区、南天门景区、西天景区、普济寺景区、法雨寺景区、梵音洞景区、佛顶山景区、宝陀寺景区。另外,普陀岛以东还有珞珈山一座小岛。我住的地方离普济寺景区最近,所以先去普济禅寺。


穿过龙沙隧道,首先看到的是普陀山剧场,这里每天上演大型全景舞台剧《观世音》。我没有看,但看过的人都说视觉震撼,让我感觉自己身处佛教世界。的一种感觉。


再往前走,会看到一片绿树环绕的湖泊,水边有一座庄严深邃的禅寺,然后就来到了普济寺景区。


普济寺风景区是普陀山风景区的核心。由普济寺、海印池、多宝塔、百步沙、仙人井、朝阳洞等景点组成。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和谐交融,景色秀丽。普陀山十二景中的“荷塘月色”、“莲花洞”、“旭日东升”。


普济禅寺是普陀山最大的寺庙,也是普陀山佛教协会所在地。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山上历代方丈都曾住在这里。寺庙规模宏大,一层五级台阶,楼阁十级台阶。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正殿。殿内供奉着高8.8米的毗卢观音菩萨像。两侧坐有观音“三十二应身”雕像。 ”,以示观音对世间众生的敏感,前来祈福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普济寺周围有许多丛林禅宗寺庙,如西启堂、西来禅寺、积山堂等,每座寺庙内外都种植着高大的榕树、松柏。在佛教中,僧侣聚集的地方被称为“丛林”。普济寺内的“丛林”香火鼎盛,郁郁葱葱。这个丛林和另一个“丛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普济寺外有一座碑,上书“文武百官、军民在此等候下马”。据说,这是皇帝颁布的圣旨。过去,官员到此,文官都要下轿,武官也要下马,以示对观世音菩萨的尊敬。


海印池上有一座石桥。石桥上有一座六角亭,名“定香亭”。亭内有御碑一座,记载了普济寺的修建和普陀山的历史。是清朝雍正皇帝所撰。 。


穿过定香阁,一座白塔矗立在眼前。这就是普陀山多宝塔,又称“太子塔”。多宝塔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是南京法雨寺仅存的明代宫殿建筑。角树为山上珍稀树种,合称“普陀四宝”。


继续向东步行,来到百步沙,距多宝塔仅百余米,故又称“塔前沙”。


百步沙质纯净,滩形宽阔、平坦、美丽。站在海滩上远远望去,海面开阔,海风徐徐,景色遥远而美丽。


海滩上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岩石上还有有意义的佛教石刻。比如下面的“石师”就刻有“回首是岸”。虽然佛教说“苦海无边,回头就是岸”,但从沙上百步向前望去,壮丽的海景和秀美的山景,处处令人心旷神怡。


走在沙滩上,我的心情就像沙滩上的凉亭一样:轻松自在。


百步沙尽头有一石刻,刻有“佛教第一国车念”的铭文。 “车年”是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下面你会看到许多著名的摩崖石刻。


再往北,绕过一道古树环绕的黄墙,我们来到了仙人井。


此井深入地下十余丈,泉水从井底涌出,夏凉寒凉。相传秦代道教神仙安其生曾在此井取水炼丹。西汉梅芾、东晋葛洪也曾到此汲水炼丹,故名仙井。


离仙井不远,一座古亭矗立在东边的绿树丛中。站在古亭中抬头一看,观日亭就在眼前。


观日阁,顾名思义,是普陀岛东侧面向大海的早晨看日出的地方。此阁端庄典雅,古色古香,风景秀丽。倚栏看海,真是一种享受。


朝日旁边有朝阳洞,是一个天然洞穴,空间幽深。这里也是观日出、听潮汐的好地方。


朝阳洞左右有百步沙和千步沙。向北望去,可以看到宽阔而狭长的“千步沙”——普陀山十二景之一。这时,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漏了出来,照在海岸边界和沙树交汇处,蔚为奇观。


千步沙已经属于法雨寺景区了。我们返回中心路游览景区内的其他景点。


法雨寺景区背山面海。由法雨寺、千步沙、望海阁、五祖碑、仰止寺、双泉寺、大乘寺等景点组成。一路上山势起伏,禅林密布,佛教气息浓郁。富有的。

千步沙对面就是月灵禅园。园内古树参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充满禅意。


月灵禅寺以北不远就是大乘禅寺,蓝绿色的建筑,黄色的围墙,格外引人注目。


大乘禅寺是普陀山最大的尼姑庵。正殿圆通殿供奉的水月观世音像,是观世音菩萨造像中的佼佼者。水月观音是三十三身观音之一,衣着华丽,体态优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从大乘禅林去法雨禅寺的路上,我们经过一个水池,水池里有鲜花般的喷泉,水池周围绿意盎然,秋色浓郁,风景如画。



泳池边有一片草坪,是鸽子的天堂。有时它们在屋顶上飞,有时在草坪上走。非常热闹。


穿过仙境,看到一座雄伟的牌坊,牌坊上写着“海天佛国”四个字。过了牌坊,终于来到了法雨禅寺。


法雨禅寺、普济禅寺、慧济禅寺并称为普陀三大禅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因当时这里泉岩幽静,又建茅草庵为庵,故名“法海潮音”邑,名“海潮寺”,后毁于战乱。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朝颜赐寺锦绣寺,修葺大雄宝殿,并题匾“天华法雨”、“法雨寺”,遂定现名。


法雨寺现存寺庙294座。它以山为基础。入口大门已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是天王殿,其次是玉佛殿。两殿之间是钟鼓楼,依次为观音殿、观音殿、玉佛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殿。布局宏伟巍峨,大气非凡。不远处的千步金沙滩开阔舒适,日夜涛声怒吼。北宋王安石曾赞誉“树秋色载书,钟声回荡波”。


这里的观音堂有从南京明代宫殿搬来的九龙藻井和琉璃瓦,都是普陀山的瑰宝。


寺庙正殿一侧有两棵桧树。它们是雌雄异株且雄性的。树木造型优美,树干、树枝弯曲。它们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郭沫若曾题词“龙凤古柏”。


从法雨寺沿祥云山香道向北步行,到达佛顶山风景区,这是普陀山最高的景点。三大寺之一的慧济禅寺就坐落于此。


佛顶山由祥云路、海天佛崖、云浮石、慧济禅寺、普陀角树、刀笔石等景点组成。还有普陀十二景之一的“华顶云海”。以及《茶山素武》。


佛顶山是普陀山对体力要求最高的景点。看到山脚下的祥云阁,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两个小时将是对体力的考验。


爬山过程中开始下雨,雾气越来越浓。当我们到达山顶时,能见度不过十米。山路极其艰难,但有信徒居然跪着爬上去,令人敬佩。


在山上我们看到了普陀著名的风景——海天佛国崖和云浮石。 《海天佛国》是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所著。由于这四个字概括了普陀风景区的特点,所以也就成了普陀山的代名词。大石头上堆着一块小石头,巍然屹立,不倒。常有云雾缭绕的景象。古称“云浮石”。


再爬一点,就到了慧济禅寺。


明初,慧远和尚入茅山,创办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将庵扩建为寺庙,取名慧济寺。全寺有四殿、七殿、六层。这种布局在其他禅林中是很少见的。天王殿后面,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玉皇殿、方丈室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典型的浙东园林建筑风格。风格。慧济寺的主殿是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右侧大悲殿供奉着唐代观音像,是普陀山最古老的佛教艺术品。


不仅是宫殿的布局,就连宫殿内部的装饰都具有江南园林的韵味。


寺外有诗人陆游与禅师对话的雕塑。陆游曾有诗《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十二之八)》:“挥袖上西峰,寂寞天无尺,拄杖面鲸海,会数烟帆,贪看云舞青鸾,回程已近黄昏,谢半山松吹,谢殷勤待客。意境与佛顶山颇为相似。


山顶还可以看到几棵普陀角树和一棵极其珍贵的母树。这是普陀山特有的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上只有一棵野生母树。位于佛顶山会稽。寺庙西侧的这棵树已有260年的树龄。


下山后不久,我们就看到了刀劈石景观,那是一块倒塌的巨石。中间的缝隙是关节裂痕,就像一把巨刀劈开一块巨石。


参观完佛顶山,我们前往梵音洞景区听梵音。


梵音洞位于普陀岛东北方法雨寺东侧,普陀岛南面有潮音洞。清潮音洞两地均可听到,各有特色。俗称“双洞潮音洞”。从法雨寺出发,经飞沙岙、香慧寺,就到了突出在普陀最东端的青古雷山。梵音洞就在山脚下。


青谷垒插入普陀阳。这里时常有惊涛拍击悬崖,潮声震洞。它昼夜轰鸣,犹如大鼓,故又称“景鼓雷”。青古雷山东南端有一天然溶洞。洞岩为斧凿而成,悬崖峭壁。两侧悬崖形成一道门,这就是梵音洞。普陀山神奇的溶洞很多,但梵音洞的雄伟、险峻是其他溶洞无法比拟的。相传这里是观世音菩萨出现的地方。


梵音洞上部依山而建一座寺庙。布局巧妙,气势宏伟。寺院观音殿内有一尊观音立像,手持念珠,脚踏鱼,注视众生。罗汉堂内有木雕罗汉五百尊。与众不同,栩栩如生。


逛完观音洞天已经黑了。我在般若气息环绕的房间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游览了剩下的景点。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向西前​​往西天风景区。


西天风景区位于普陀岛西南部。是全国奇石景观最丰富的景点。有千年古樟、辛子石、圆通寺、美孚寺、盘陀石、二桂听法石、观音洞等景点。由普陀十二景组成的“盘陀夕阳”、“梅湾春晓”也在此。

上山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只飞蛾落在一块岩石上。当我走近仔细一看,却不见踪影。我就感兴趣了,怎么会凭空消失呢?仔细看了一会,原来他正趴在灰色的石面上,用护色隐藏着自己。一个小插曲。


往前走没多久,我们就来到了第一处奇石景观——二龟听法石。


一块大石头上连着两块小石头,看起来就像两只乌龟。一只乌龟正回头望着岩顶,似乎在等待,另一只乌龟则笔直地站在石边,头颈扬起,表现出焦急的姿势。相传这两只乌龟是受东海龙王之命前来听观世音菩萨教法的。因为他们对这些文字太着迷了,所以他们忘记了返回的日期,变成了石头。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中央躺着一堆石头。右侧的巨石半身飞扬,崩塌的巨石格外引人注目,如同一只踢飞的小鸡。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磐陀石。

磐陀石由二石相垒而成,下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为盘;上石上平底尖,宽近7米,为陀。观之若悬,望之欲坠,为佛国一绝。每当夕阳西下,霞光辉映,称为“盘陀夕照”,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继续往前,经过梅福禅院,来到了圆通禅林。



圆通禅林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由僧圆献之创建,清朝时屡次扩建,形成为西天门上的大庵。这里是西山山巅,背山面海,寺中可遥望四周群山黛翠,坐看莲花洋上潮起潮落,氛围幽静,景色秀美。


出庵前行,一路上看到不少摩崖石刻,佛国的文字让人心生平和、深沉。


最后来到了著名的“心”字石,这是可在巨石上的一个巨大的“心”字,有多大,对比下图路过的行人就知道了。

“心”字长五米,宽七米,中心一点可容八、九人同坐,整个字可容近百人打坐,是普陀山最大的石刻文字,由清末民初僧包头陀题刻,相传观世音菩萨曾在此说《心经》。


西天景区之后,朝东南而行前往紫竹林景区,去瞻仰普陀山的标志景观——南海观音立像。


紫竹林位于普陀岛的东南隅,由潮音洞、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立像、西方庵等景点组成。除了观音立像,这里还有一些名称让人匪夷所思的景观,比如“不肯去观音院”、“禁止舍身燃指碑”等,每一处都有一个故事,让我们前去一探究竟。


进入门阙,终于看到了这座观音立像。在三亚南山也见过一尊观音立像,说实话,要比眼前的观音更加壮观,三亚的观音高108米,比自由女神还高15米,而眼前的观音只有33米,台基还占了13米。然而,来这里拜观音的游客可比三亚多多了。


信徒们敬献三炷香,表示以身、口、意三业礼敬佛、法、僧三宝,竞相跪拜的游客络绎不绝,口中念念有词,胸中满是憧憬。还有的信徒围着菩萨像绕圈,是为绕佛,佛教徒相信,饶佛就是在一步步向佛和菩萨靠近,既能忏悔罪孽,又能积累功德。


近处有立着的菩萨,往远处望去,海中有一座“卧佛”。轮船远方形如卧佛的小岛是普陀岛东南的珞珈山岛,离普陀岛只有5公里,乘船几分钟就可到达。相传观音大士曾在珞珈山岛上修行。


观音立像不远处是西方庵,又称“西方净苑”,为民国初僧福升创建。寺内圆通宝殿中供奉着汉白玉雕观音菩萨像,两壁有彩绘长卷十八罗汉图,生动逼真,气势恢宏。


西方庵海崖下有块巨石,石上有一深陷的脚印,趾跗分明,据说是当年观世音菩萨为了普度众生,从珞珈山越过莲花洋飞落到普陀山开辟道场是留下的神迹,名为“观音跳石”,西方庵由此也被称为“观音跳庵”。


前往不肯去观音院的路上有一段黄墙夹着的小道,不少游客在此拍照,这样起伏的纯色墙壁总能充当漂亮的背景,如武当山太子坡的九曲黄河墙,一红一黄,都很美妙。


路上还经过了補怛紫竹林,也是一处香火旺盛的禅院,匾额由民国八年康有为题写。相传这里曾是观音菩萨居住的地方。



出禅林,向东侧海边前行,看到绿草翠木掩映中的建筑就是不肯去观音院了,不过海边还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景观,我们先去那里看看。


灌木小道的远方一座小亭立在碧海蓝天间,小亭下聚着不少人,那里应该有奇景。


走近细看,原来这座古亭名叫“澹澹亭”,名字读起来很可爱,但所指的意境却很深刻,“澹澹”是水波荡漾的样子,曹操在《观沧海》中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名句,描绘了嶙峋山崖下的平阔海面,表达了一中处变不惊的平和心态。


澹澹亭下的竦峙岩石上,有不少打坐的信徒,任其身边人来人往,耳边潮音起伏,他们自岿然不动,神如止水。其实那天阳光强烈,在裸露的岩石上坐一小会儿已属不易,他们能坐上一大会儿,你道是为何?

现代西方兴起了一股“冥想热”,通过静坐冥想,可以减轻压力,甚至改变大脑结构,治疗抑郁,增强记忆......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心理,“冥想热”很快传到中国,深受都市高压人群欢迎。但其实,西方的冥想就是来源于东方宗教中的静思,佛教叫“禅定”,道教叫“打坐”,是一种让自己的思绪专注的修行方法。对于不信教的人来说,安静的环境是冥想的不二之选,但对于信徒来说,在“佛国”打坐更有意义,效果更好。我在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的释迦牟尼等身像下,就见到金发碧眼的欧洲人静坐冥想,对来来往往的游客毫无知觉。


澹澹亭一旁有座大士桥,跨过小桥下至海边,看到了嶙峋怪石所围的潮音洞。


潮音洞半浸海中,纵深有30米,此处海岸曲折,洞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洞口潮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拍击,潮水奔腾涌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


潮音洞不远有观音现身处,有一座观音石雕立于此。传说观音菩萨曾在此屡现灵相,自从唐代日本僧人慧锷和新罗商人一起留观音像于洞侧后,这里便一直被视为海天佛国的发祥地,这大概也是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的原因之一。



走不多远,看到了不肯去观音院,建筑小巧别致,独具一格,三面临海,草木青翠。寺院始建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当年丞相伯颜平定江南,明部帅哈喇歹往谒潮音洞,感观音大士灵现,遂建殿于洞上。后屡毁屡建,如今的寺院有唐代风格,供奉着一尊十一面四臂观音坐像。


“不肯去观音院”这个名字源自唐代日本高僧慧锷禅师留观音宝像于潮音洞的灵异事件。据历代山志记载,唐大中十三年(859年),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这是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的一大主要原因。


院外有座石碑上书“禁止舍身燃指”,原来明嘉靖年间,普陀山流传“舍身能成佛,燃指表诚心”的谎言,不少善男信女信以为真,到潮音洞边跳洞舍身,或在不肯去观音院前燃指,以示对菩萨的诚心,惨死或致残者不计其数。为规劝这种愚昧行为,总镇都督李分等人立了一块大石碑,正中镌有“禁止舍身燃指”6个大字,两边还镌有87个小字,上书“观音慈悲现身说法是为救苦救难,岂肯要人舍身燃指云云”。自此,舍身燃指的蠢事得到了阻止。


最后一站,让我们去逛逛南天门景区。

南天门地处普陀山最南端的南山上,孤悬入海,巨石森立,危岩高耸,传说这里是八仙过海的地方,普陀山禅宗始祖真歇禅师曾结茅于此。


登山途中看到不少摩崖石刻,十分壮观。


沿着石路登山不久,就看到了南天门。两块巨石壁立如门,上有条石横亘,额题“南天门”。门内岩群丛秀,摩崖石刻丰富,穿门而过,可看到碧海浩渺,景色壮美。


门侧有清康熙年间武将蓝理所题“山海大观”四字。门里有梵宇琳宫,宇旁有一巨岩,可缘石级登临岩顶。岩顶平坦,有两处小水潭,潭水清淳发光,俗称狮子眼,岩石上锲有“龙华大会”、“砥柱南天”、“海岸孤绝处”等石刻。


转完南天门,普陀山之旅也接近尾声,在码头附近慈云禅院外、南海圣境牌坊下,一座少女的雕塑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孩:相传古时有姑嫂渡船来普陀进香,船靠岸时,小姑天癸来潮,不敢下船入山,嫂短其姑无福朝圣,便独自进山礼佛。午时潮起,一村妇向海里投石铺路,为小姑送来饭菜,嫂后感悟观音大士显身行善,自惭无缘。自此,姑嫂泊舟处称为“短姑道头”,此处雕塑即为短姑胜迹。



在普陀山和其他佛教圣地,见过了不少拜佛拜菩萨的信徒,或怀着还愿的喜悦,或抱着迫切的渴慕,也遇到过对此不屑的非信徒,认为他们愚痴迷信。我虽然不信佛,但我明白这份信仰对于很多的人的意义。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能思想,这是天赋,也是诅咒。思想让我们未雨绸缪,让我们创造财富,让我们凌驾万物之上,让我们感受其他动物无法感受的丰富精彩,然而相应地,思想会让我们痛苦,让我们空虚,让我们嫉妒、焦虑、烦躁、不安......让我们体验其他动物无法体验的至暗地狱。同样会饥寒交迫、生离死别,人类在肉之至痛之外,还会多一层情之至苦,而往往,这种苦更深切、更绵长、更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人有了信仰。

他们有的战战兢兢:


有的卑微无依:


有的肺腑呐喊:


有的五体投地:


芸芸众生相,大慈大悲心。

信与不信,我们都在修行,企盼有一天能了悟,能仰天大笑出门去,笑看红尘如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