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游网

米家崖遗址

夹沙红陶、黑陶、白陶、斝器、骨针、石笄、玉器等先民史前素朴物件在灞桥浐河西岸的米家崖村一带陆续出土,截至昨天已达300余件,另外还有白灰面房子5座、灰坑118座被清理完毕。学者说,米家崖遗址的发掘为陕西新时期时代文化成就增添了新光彩。

米家崖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西岸,分布的中心区域在灞桥米家崖村周围。遗址南北长约2.5千米,宽约0.5千米。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目前对该遗址内的11号、8号、6号基槽的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清理长方形白灰面房子5座,灰坑118座,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300余件,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基本搞清了米家崖遗址的分布与内涵。

米家崖遗址主要的出土物为陶器、骨器、石器及少量的玉器、牙器等。陶器以夹沙灰陶为主,另外有夹沙红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以及少量的黑陶、白陶等,这些器物烧制温度较高,质地较为坚硬。器型主要有盆、盘、豆盘、漏斗、鬲、斝、罐、双耳罐、三耳罐、澄滤器、器盖、陶拍、网坠等。骨器的制作技术极为发达,磨制精细,出土数量多。骨器主要有骨锥、骨镞、骨笄、骨针等。石器制作较为粗糙,主要有石球、石斧、石锛、石凿、石笄、石环、网坠等。玉器有少量发现并多数残损。

主持此遗址考古的专家邢福来告诉记者,米家崖遗址是黄河中游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遗址年代从早到晚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段时期,一是为半坡文化晚期遗存,因为米家崖一带出土的红陶与半坡文化遗存接近,比如有与姜寨遗物相似陶罐、陶盆、陶碗,这些器物在造型及装饰手法上与姜寨器物不分伯仲,姜寨文化就是典型的半坡文化遗存。再是为客省庄文化遗存,米家崖遗址出土的许多物品属于这一时期,比如双耳斝、鬲、三耳罐、双耳罐等与康家遗址遗物如出一辙。

西藏一处神秘的古城遗址,建在300米高的山上,四周是悬崖峭壁

西藏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是人一生想去的天堂。西藏阿里地区托林镇有一座建在300米高山上的古城,四周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通道能到达,去看过的人不是很多,如果你有幸去过,那真是让人羡慕了。

这座古城叫做古格王朝遗址,古格王朝是西藏的一个小国,始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于十七世纪时突然间消失了,为什么消失得如此之快,目前还是个谜。现在只留下山上的遗址,让人去探寻它消失的原因。

古格王朝是吐蕃王室后裔所建,位于阿里地区的一座土山上,从山脚到山顶高300米,地势险峻,山上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城堡。这些建筑就是当时国王和达官贵族的王宫,高高在上,一来是可以抵御外敌入侵,二来是显示王权的至高无上。

这座山上的王宫是没有道路直上的,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他们在山中修建了许多的暗道,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沿着暗道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如果不知道暗道的具体位置,是很难上到山顶上的,不得不佩服古格人的聪明才智。

山腰中有两条隧道连接,直通山顶。整个王宫建筑都在山顶上,四周全部是悬崖峭壁,险不可攀,只有一条长约50米的隧道连接半山腰与山顶王宫。山顶上的王宫外围建有城墙,除了几间寺庙外, 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

遗址的不少洞窑中还藏着盾牌、盔甲和大刀长剑之类的古代武器,山脚下有干尸洞,深几十米,堆满没有头的干尸,发出阵阵怪味,让人不敢靠近。据说,当年古格在战争中战败后,敌人将古格士兵斩去头颅,而尸骨则被弃于洞中。

古格王朝的神秘之处就是它是一夜间突然消失的,此后几百年时间,人们不知道其存在过,那么有十万多人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据推测,古格王朝的消失是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考古证实,战争不是消失的主要原因,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主要的原因,当时周边的荒漠化很严重,这样的条件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但问题是那10万人去哪里了?

如果是迁徙到了别的地方周边的人肯定是知道的,不可能完全彻底消失而不留下证据的。现在的古格王朝遗址山下还住有十多户人家,不过,这些人都不是古格人后裔,消失的古格人到底是怎么消失的,至少现在来说还是个谜。

绛县周家庄又挖出4000年前遗址 比临汾尧都陶寺大220万平方米

资料图(来源网络)

当然根据历史上记载 很有可能是舜都 舜把尧关在山西平阳 去山西蒲坂建都 蒲坂在今天的山西运城 周家庄遗址位于运城 地理位置的相似 至少有百分之99的可能是舜都

《史记》中曾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记载,由于这些都邑都处在山西西南部,因此,山西南部这块土地历来是考古家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郑樵编撰的《通志》上说:“伏羲但称氏,神农始称帝,尧舜始称国。

中国史书上称尧舜时出现国家 孔子写尚书把尧舜推为中国文明的起源 可见尧舜的重要性

周家庄遗址和被推测为“尧都平阳”的襄汾陶寺文化城址,相隔约40公里,规模都堪称“巨无霸级”

我国史前遗址面积哪座最大?山西襄汾陶寺城址面积280万平方米,浙江余姚良渚城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陕西神木石峁城址面积420万平方米,山西周家庄遗址总面积竟达500万平方米

40多万平方米!庐江这个村竟然是东汉古城遗址,快看是不是你家乡?

近日

安徽公布第八批20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庐江有四处入选,分别是

三官殿遗址(新石器时代•周)

慕容城遗址(商周、汉、东晋)

城池村古城遗址(汉)

吴公祠(清)

小编带大家去详细了解城池村古城遗址

城池村古城遗址

城池村古城遗址,亦名大城、大城坂。位于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境内,距庐城西南15千米。

清光绪《庐江县志》 (卷之二•古迹)载:“大城,《天下名胜志》 :大城在庐江西南三十里,曹氏拒吴所筑。按,庐江县西南大城,或谓即故舒县旧址。三国时,庐江、巢县及无为州,皆为吴所据。魏不应得于此筑城也。”

此段文字记载,对“大城”是否是“曹氏拒吴所筑”,引发当代文史研究工作者两种不同观点:

其一,认同光绪《庐江县志》的“按”(即注释),此城非曹操所筑。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卷二十六:庐江县“盖因旧郡而名。”

庐江,古水名。秦始皇统一中原,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推行郡县制,以境内有庐江水而命名的“庐江郡”,就置于长江中游南岸区域。时庐江郡辖今江西全境和今安徽黄山、宣城两市及芜湖市南部地区,郡治(首府)番县(今江西省鄱阳县)。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区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这时的庐江郡只是沿用原庐江郡旧名,境内已无庐江水了。

时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皖、曰龙舒……,郡治舒”。即西汉时庐江郡下辖12个县,他们分别是:舒县、居巢县、皖县、龙舒县等。郡治舒县(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

舒县,源于古舒国。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春秋》僖公三年(前657):“徐人取舒”。舒亡后,为楚邑。汉武帝因邑建(舒)县,兼庐江郡治。东汉(25—220年),沿西汉旧制。

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年(199年),庐江郡治迁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记述:当年庐江郡治舒县城“考其遗址,位于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地名大城坂,今遗址城墙依稀可见,30米护城河尚存。”由此认定:此“大城遗址”应是汉庐江郡舒县城池遗址。

“古城遗址”即庐江郡舒县城池,《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孙坚与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兴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周瑜“庐江郡舒县人”,出生于东汉熹平四年(175 ),家住舒县城,青少年时期均在舒县城度过;曾将“道南大宅”赠与童年好友孙策。而曹操驻军舒县是在建安年间(196—219),由此可知,早在曹操驻军之前,舒县城(即古城)就已经存在,故“魏不应得于此筑城也。”

其二,认同《天下名胜志》所载,此“大城”是“曹氏拒吴所筑”。

东汉末,庐江乃曹操、孙权相互争夺之军事要地。虽说“三国时,庐江、巢县及无为州,皆为吴所据。”但在三国鼎立前期,曹操和孙权都曾经相继占据庐江。例如曹操在金牛造安城,孙权在金牛山建赤乌塔。尤其是今日之庐江县境内,与曹操有关的历史地名远远多于吴国(孙权),诸如柴埠渡、盔头畈、失曹岭等等。故此,“大城遗址”应是曹操占据舒县时为防御孙权入侵所筑城防遗址。

不论“大城”(即古舒县城池)“魏不应得于此筑城也”、还是“曹氏拒吴所筑”,但“古城遗址”属两汉时期古城址,无可争议。

该遗址地势平坦开阔,三面环山,南面3千米有白兔山,西南面5千米有浮祥山,西北5千米有狮子山、芝麻山,东北6千米有青龙山,东4千米和6千米分别有小烟墩和大烟墩,南有王家河古河道。

城址平面呈近长方形,南北长约600-700米,东西宽约500米,占地面积约为40多万平方米,城址主体部分现是村庄、农田和水塘。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村民犁田时,在田间地头发现大量石块。现经初步调查,原城址分为东、西城两部分,地势较平坦,城墙四面有护城河(现是池塘)呈不连续分布。

原城墙由石块垒砌和夯土堆筑,因年代久远和当地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现城墙主体部分是河埂和农田,夯土城墙断续可见,呈红色的燧石石基连续分布于夯土城墙下部,目前残存的城墙段距地表约1-2米,宽约10米。城址东、南、西、北段城墙段走向及规格大体上比较明确。在对城址西部的初步勘查中发现有文化层的分布,灰层厚约10厘米,夹杂大量红烧土,同时在对城址的调查中在地表采集到商周时期印纹陶片和六朝瓦当等建筑构件,现存放在庐江县文物管理所的汉代石雕药碾、石斧、汉罐等陶瓷器皿(均属国家二、三级文物)就出土此处。

从古城外部环境看,东有“小烟墩”、“大烟墩”,是两处用于燃放烟火报告敌情的“报警”前哨。古城以北有个“大城坂”,地势平坦,是用于兵马操练的地方,紧挨“大城坂”有一口“大汉塘”是古城兵马用水之处。“大城坂”右侧有一“草院”(今草院村民组),是屯积草料的场所;左侧为“大荒田”、“小荒田” (今徐家荒田村民组),乃当年荒废良田,专供放马之地。

20世纪末,城池村修建了一座水面达300多亩的园林水库。因这座水库是在东汉末年古舒县城河的基础上兴建,故又得名“大汉塘”。水库里种植了数千株水杉,密密匝匝,浓荫蔽日。由于树林四周环水,且树木参天,人不易接近,故鸟儿喜欢栖息于此。每当晨曦初露,白鹭鸟儿们纷纷飞出杉林,薄暮时分,又翩翩归来,霞光鸟影倒映水中,组合成一幅山水画巻,美不胜收。

2011年8月,城池村古城遗址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保单位”;2013年5月,被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保单位”。

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汪德生

编辑/汪小桃

好看的人才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