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旅游网

【福建见·闽山闽水物华新】大V推荐 | 解锁客家祖地,不容错

天涯客

旅行摄影师、自由撰稿人、人文领域作者、

酒店试睡体验师、各大OTA旅行家、

乐途专栏作者、微博头条文章

微信公众号:一探天涯


如画三明

客家宁化

这是一座千年古县

也是世界客家祖地

更是著名中央苏区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诞生了许多英雄事迹

孕育了无数特色美味



宁化迎客节

宁化的旅程

从一场热闹的迎客节开始

这份仪式感满满的文化节

在天鹅洞景区开启

现场不仅可以欣赏到

喜气洋洋的暖场舞蹈


还能体验好玩有趣的擂茶秀


品尝客家美味

没有美食的旅途是不完整的

贡鸡、烧麦

薏米甜汤、椒盐排骨

富贵蹄髈、鱼头芋子煲

客家酿豆腐、红菇炖小母鸡

这些宁化客家美味你值得拥有



梦幻天鹅洞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洞穴王国

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密集的区域

首次得知奇特的洞穴景观

是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只有亲自去过才会感叹到

我们居住的星球还有如此

壮丽辉煌的地下世界



天鹅洞之美就隐藏在地下

长达2.5公里的流光溢彩

令人目不暇接

如梦似幻

浪漫无比

每一帧都是壁纸



溶洞自上而下

高低三层 层层相通

七个洞厅 厅厅相连

光怪陆离

让人目眩神迷



常年保持18°的气温

犹如一台超大型空调

简直是夏日消暑宝藏地


值得一提的是

天鹅洞刚经过灯光升级改造

整个洞穴更加精彩绚丽

在神风洞地下河还能乘坐游船

游览龙宫般的山水景观

仿佛置身在《鬼吹灯》里

惊险刺激的探险环境



重温红色记忆

宁化是红色之城

是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

也是最远的出发地

更是当年中央红军重要的给养和后勤保障基地



想要深度了解长征过程

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是上好的去处

红色展馆内描绘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

记录了宁化人积极扩红和为筹粮做出的贡献


军号一响,士气高涨

纪念馆内不容错过的是军号厅

在这里可以聆听到当年嘹亮的军号

名目分为勤务类、战斗类和仪式类


尤其是“镇馆之宝”的军用号谱

小本子上共记载了340余种号谱

是战时不折不扣的“密码本”

“人在号谱在”

司号员

“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号谱”



陈塘红军医院旧址群

石壁镇陈塘村

这座客家祖屋曾是红军第四医院旧址

40余条红军标语和8幅壁画至今保存完好

描绘了当年红军后方医院的生活写照


红军医院旧址


墙壁上布满了标语和壁画



旧址门前的五星荷塘


距离医院旧址不远的是

行政管理部

原名修齐堂

始建于清咸丰年间

是典型的客家建筑



木活字印刷博物馆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是海内外公认的客家祖地

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

修订族谱更是十分重视

这也是宁化木活字印刷技艺

传承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印刷族谱

还用来刻印经书


2010年中国活字印刷术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列入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了这座印刷博物馆

这项古老的技艺

不仅走进大众和校园

还能让非遗“活起来”



福宁桥灯光秀

炎炎夏日

吃完晚饭后

热闹才刚刚开始

七点半到达江边时

这里早已聚满了人群

人们都在等待一场精彩的灯光秀

这是属于宁化人的“睡前故事”


省内最深的内陆湖

在蛟湖小镇

整齐排列的古建筑里

装着不同主题的陈列馆



眼前这口椭圆形的蛟湖

看似碧绿平静

实则来头不小

它是福建省最深的天然湖

犹如一颗深邃的“绿眼睛”



蛟湖的神奇之处在于

“久旱不枯,久雨不涝”

石灰岩独特的地貌

地下水的不断补给

是水位始终保持不变的秘诀



与我们一同欣赏蛟湖的

还有清末著名画家

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

他曾在湖岸边建有草堂

每天过着读书作画的生活



宁化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

还有很多想品尝的美味

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在

期待下一次的深度之旅了



END


来源: 清新福建文旅之声